本網訊 近日,由我校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辦、西方語言文化學院承辦的以粵港澳文化的歷史與傳承為主題的“灣區名師講壇”系列活動圓滿結束,此次灣區名師講壇圍繞聚焦粵港澳的歷史傳承、經濟發展、藝術文化,由香港史學會董事兼執行總監鄧家宙、澳門科技大學助理教授項方和我校西班牙語系副教授劉柳作主旨發言,來自我校、香港浸會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新華學院等高校學生的參加活動。
在開講儀式上,我校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柯曉華致辭,她表示,本次的“灣區名師講壇”項目是我校促進大灣區教育合作發展,助力大灣區國際教育示范區建設的重要之舉,同時希望同學們借助灣區名師講壇這一平臺,深入了解大灣區各方面現狀及發展趨勢,交流思想、相互學習,不斷擴大國際視野,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會議現場
劉柳以“嶺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拉丁美洲的傳播:歷史、現狀與展望”為主題,詳細講解了嶺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具體概念和范圍,從歷史、文化、人文條件等角度分析了它在拉丁美洲的傳播,探討了如今現狀及未來發展的格局。

劉柳作報告
鄧家宙圍繞香港文化之吸收與傳承為主題,以文化的定義引入,進而談及香港文化的組成元素、海外文化的傳入等方面,通過港式飲食等生動的例子,向大家展示了香港多元文化的特質和影響。

鄧家畝作報告
項方為師生們以“澳門移民社區的文化特征與形成過程”為主題,從社區的來源即移民、歸僑,和社區地理空間等角度,分析澳門人口的歷史現狀,詳細介紹了澳門社區文化的特征和形成。

項方作報告
在灣區名師講壇最后一場活動研習會上,各學生工作坊的代表做了精彩的分享。澳門科技大學學生黃允岑以生活中的具體實例結合歷史文化,用西班牙語作主題為“澳門的街道和街牌歷史發展”的分享。香港浸會大學學生馬鈺詞從特色美食及套餐文化等方面展開介紹了香港的茶餐廳文化。我校學子岑嘉欣用中西雙語介紹了涼茶的歷史及制作方法、涼茶在粵港澳三地的發展傳承等,李倩婷同學則向大家分享廣彩技藝在粵港澳地區的過去與現在。在交流與學習中,粵港澳三地的師生們不斷增加文化認知、文化認同,提升了用外語講中國故事的能力,同學們皆表示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發展與建設充滿希望,并積極參與其中。


學生代表分享
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院長助理王婷,西方語言文化學院副院長茅銀輝等出席活動。據悉,本次的“灣區名師講壇”項目為“灣區虛擬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促進大灣區教育合作發展,助力大灣區國際教育示范區建設的重要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