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1月22日上午,在建校57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新校史館開館儀式在白云山校區新一教校史館舉辦。校黨委書記、校長石佑啟在儀式上致辭,副校長劉建達主持儀式,副校長劉海春,原校領導莊明英、黃建華、徐真華、黎導、許國彬等離退休老同志代表,及二級單位負責人代表、師生代表出席活動。

揭幕儀式
石佑啟向校史館正式落成開館表示祝賀,向參與校史館籌建、施工、建設和關心支持校史館建設、學校事業發展的領導、老師、學生、校友們表示衷心感謝。他強調校史館是學校文化的靚麗名片,是文化強校建設中的大事。廣外是一所賡續紅色血脈、繼承優良傳統,有底蘊、有特色、有擔當的大學。整理、挖掘和研究校史,就是要傳承好學校的光榮與夢想。

石佑啟致辭
他回顧了20世紀60年代以饒彰風同志為代表的最早一批廣外人艱苦創業的艱辛歷程,他們響應國家對外語人才的需求,以開拓精神和紅色基因鼓舞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廣外人。半個多世紀以來,廣外始終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同向同行、同頻共振,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合作與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獨特的貢獻。校史館記錄了一代代廣外人篳路藍縷的創業歷史,見證著廣外事業蓬勃發展的光輝歷程,是“存史、資政、育人”的重要載體,是廣外人共同的精神家園,也是激勵廣外人繼續拼搏奮進的力量源泉。石佑啟激勵師生站在新的起點上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他號召全體廣外人從厚重的校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堅守和傳承中繼續發展好廣外特色和優勢,在建設特色鮮明的國際化高水平大學的道路上跑出我們這一棒的“高質量”和“加速度”,奮力譜寫新時代廣外卓越遠航的壯麗華章。

劉建達主持活動
儀式結束后,講解員帶領大家參觀了校史館。走過前廳、序廳,進入展廳、大屏幕區、校友廳,穿越時光長廊,展現了學校從“‘鳳凰鳴矣,于彼高崗’辦學溯源與初期發展”到“‘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建設國際化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的辦學歷程。通過講解,大家再一次感受到了廣外57年來積淀的 “進德、修業、務實、致遠”學風和“卓越、誠信、包容、自信”的廣外價值觀,感受到了學校發展歷史和新時代偉大變革對全體師生發出的召喚。



師生參觀校史館
學校原黨委書記、校長徐真華表示,廣外幾十年篳路藍縷,一代一代廣外人的奮斗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學科建設、科研水平等成績的背后是付出,是廣外人幾十年堅守初心的人才培養方式、使命和理念。廣外一直將教學和培養人才放在第一位,校史館的建立能夠更好的將這段歷史和精神傳承下去。英國語言文化學院教授方開瑞在校史館的籌建工作中擔任譯審,重溫學校歷史和重要人物,尤其是第一任院長饒彰風的事跡和精神,令他深受感動。他希望校史館能夠讓師生對學校歷史有更加深刻的體會,衷心祝愿學校將來的發展越來越好,培養更多國際化優秀人才。前來參觀校史館的中文學院的浦同學表示,校史館里面異彩紛呈,多媒體展示效果非常棒,她對廣外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中文學院的熊同學表示,她深刻體會到了廣外“卓越、誠信、包容、自信”的價值觀和“進德、修業、務實、致遠”的學風,這將激勵她在人生道路上不斷奮發向上,砥礪前行。

校友可查詢入學信息與畢業合影

手機掃碼即可帶走與廣外校園的“同框照”
據悉,“廣外人共同的記憶——校史館”坐落在白云山校區中心位置,建設面積約1345平方米,由固定展區和主題展區組成。按時間順序分別展示學校各階段在黨的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國際化辦學等方面的發展成就。校史館建設以史實史料為依據,采用中英文雙語圖文、弧形電子屏、電子沙盤、拍照互動VR、校友觸屏互動查詢、實景展示等方式,將歷史傳承與互動體驗相結合,充分展現了我校發展歷史和國際化特色的辦學歷程。
因疫情防控需要,此次活動所有出席人員都來自白云山校區。開館儀式通過廣外圖書館微信視頻號、抖音號及騰訊會議同步直播,受到校內外師生校友的好評。






校史館陳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