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桂燦昆(1919年—1996年),云南省昆明市人,著名語音學家。1939年考入浙江大學外文系學習英文,1943年9月起在國立云南大學外語系任英語助教,1947年赴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院學習并于1949年獲英語碩士學位,1950年回國在武漢華中大學英語系任副教授,1953年調廣州中山大學外語系任教,1970年10月調廣州外國語學院英語系,1978年晉升為教授,曾任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研究所所長、碩士生導師。在社會兼職方面,曾任廣東省社科聯外語學會會長、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6屆廣州市人大代表、4屆廣東省政協委員。
桂燦昆教授是我國著名的語音學家,他對美國英語語音的研究有較深造詣,學術思想活躍,治學態度嚴謹,研究成果豐碩,是我國最早開展英語語音學研究的權威學者之一。他在廣外建起了“當代語言學”課程,為外語人才培養作出了杰出貢獻。
開啟國內英語語音學研究先河
桂燦昆教授畢生從事外語教學研究,業務功底深厚,在語音學尤其是美國英語語音及普通語言學方面有較精深的造詣,研究成果豐碩。1950年代后期著有《語言學概論》一書,首創相關學科著作內容和體例都以英語為主書寫的先例,深受歡迎。桂燦昆教授是我國最早開展英語語音學研究的權威學者之一,早在1956年就與一位美籍教師合作,在中山大學帶了兩名英語語音學副博士研究生。1960年代即已為研究生開設“語音學引論”和“英語理論語音及音位學”等課程。他發表的《索諸爾思想對英語結構語音學派的影響》等文章,開啟了國內結構語言學研究的先河,對在英語教學中如何運用語音學,提高教學質量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70、80年代,在調至廣州外國語學院之后,桂燦昆更加潛心科學研究,他發表了《美國英語應用語音學》、《關于音素的幾個問題》、《英語語調常識》、《美國音和英國音(歷史、現狀和區別)》、《漢英兩個語音系統的主要特點比較》、《適應新的形勢,學習和推廣美國音》、《中小學英語教學一定要抓好語音這一環》、《這樣的改革能提高英語語音教學質量嗎——評國內近年來的音標改革論》、《一條最基本的語音原理》》、《英語教師為什么要掌握語音理論?》、《英語的拼寫和發音為什么不一致》等大批著作。這些著作針對國人學習英語過程中及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所發現的語音問題,提出了解決的實際方法,具有重大的實用價值和理論意義,也有力地推動了英國英語與美國英語語音之間的比較研究。
在廣外創建“當代語言學”課程
桂燦昆從事外語教學與研究40余年,熱愛教育事業,既教書又育人,為我國外語人才的培養和外語學科的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多年來,他為學生開設了“語言學概論”、“英語語音學”、“音位學”課程。在廣外工作期間,他帶領著當時出國深造歸來的伍謙光、何自然、肖惠云等幾位英語系老師,用國外所學的新知識共同組建了一門反映當代語言學各分支學科的“當代語言學”課程。
廣外語言學學科的師資隊伍逐步得以壯大,廣外的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在國內外的知名度逐步提高。如今,廣外已成為國內外著名的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基地。這門學科的從無到有到,從起步到繁榮,與桂燦昆作出的努力密不可分。
回首一生,桂燦昆沒有過多的光環,但卻給人們留下了豐富的學術著作,讓許多英語教學者從中不斷提高了自身的語音水平,獲益匪淺。他在廣外沒有很長的時間,但卻為廣外語言學學科的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也許,對于他而言,沒有什么比外語教育更加重要。